煙台
阮麗君 '63

  煙台,我的故鄉。

  煙台與朝鮮(今韓國)、日本隔海相望、在黃海之濱。煙台屬於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,天然條件十分優越。冬暖夏涼,山明水秀,經濟發達,交通方便,人口約七百萬。

  煙台包括芝罘、蓬萊、招遠、龍口、萊陽、棲霞等等物產豐富的地方。煙台芝罘區出產紅富士萍果、花生,萊陽有聞名的萊陽梨,龍口出產粉絲,棲霞出煙草,而招遠更出產佔有全中國量四份一之黃金。不用說,因地理環境關係,海產亦是各式各樣。

  據考證:距今七千年就有人類聚居於煙台,初以務農為生。春秋時期,煙台芝罘曾是全國五大港口之一。到唐宋年間,我國絲綢,冶鐵,造紙等技術陸續從這裡傳到日本和朝鮮,可稱得上是「海上絲綢之路」的起點,清末更被闢為商埠。

  煙台芝罘市區南部有大王山,塔頂,蓁山等峰巒。北面有芝罘島,扁擔島,崆峒島等島嶼。值得一提的是,芝罘島是中國最大的陸連島,島上有春秋戰國時的古墓群;秦始皇三登芝罘的「始皇道」和齊康公墳等也是甚具歷史價值的名勝古跡。

  煙台名勝如下:
煙台山: 位於市區北端,三面環海,是明代狼煙墩台的所在地。據史書記載:明洪武三十一年,為防倭寇侵擾,於臨海北山上設狼煙墩台,也稱烽火台,發現亂情後,晝則升煙,夜則舉火,為報警信號,故簡稱煙台。煙台山即由此得名,煙台也因此而得名。
毓璜頂: 又名小蓬萊,是一個風光旖妮,景色宜人的遊覽區。毓璜頂原名玉皇頂,因有玉皇廟而得名。建於元代,後經明清多次廓建,規模遂恢宏可觀,並由文人雅士提議更名為毓璜頂。
西炮台: 在市區西邊通伸港的山崗上,是我國迄今保存得最完整的古炮台之一。西炮台地勢突兀,位置險要,面對海彊,視野開闊。在發生戰爭時,進可攻,退可守,軍事位置十分重要。
南山公園: 舊稱「四林區」。早在清末就是芝罘煙台的知名風景區之一。由于環境幽美,人們都喜歡來此遊覽,特別是每年的立夏以後,漫山遍野的梨花,如雪似浪。逛梨花便成了民間的習俗。
福建會館: 始建於一八八零年,其結構典雅,雕飾精美,具有閩南建築的獨特風格,成為商埠之後,南方與煙台的貿易往來遂日漸頻繁;為了維護自己的商業利益,祈求海神娘娘保佑海上平安,福建船商便建造了這座會館。會館既是行會組織開會議事的地方,又是供奉海神娘娘的廟宇。
養馬島: 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,距煙台市十分鐘車程。公元前,中國的秦始皇御駕東征,經過煙台的芝罘以後,見在海中有一小島,島上水草豐美,駿馬呈祥,便把此島御封為「皇宮養馬島」,並下令各地選馬派員進島養馬訓馬,專供御用,養馬島由此得名。
蓬萊: 蓬萊市位於山東半島北部,東距煙台一百四十華里,由漢武帝在此望蓬萊山而得名。蓬萊景色秀麗,氣候宜人,名勝古蹟名聞天下,又有海市蜃樓妙境出現,一向譽為人間仙境。遊蓬萊最佳去處為蓬萊閣。蓬萊閣建在城北丹崖山上。丹崖山突出大海中,絕壁百尺,淩空而立,高閣聳峙,望斷海角天涯。據傳八仙過海,就在這裡起程。蓬萊閣為一廟宇和園林互相交錯的古建築群,內有文人墨寶,楹聯石刻。

  丹涯山跟前,便是蓬萊水城:水城又叫備倭城,是專為備倭而建,可攻可守。其設計精巧,既體現了我國人民的智慧,也體現了我國人民抵抗入侵者的決心,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海軍基地;據聞昔日戚繼光曾在此水城操練其部下海軍。